笔趣阁顶点 > 七零年代过好日子 > 85.放寒假

85.放寒假

笔趣阁顶点 www.biqugedingdian.com,最快更新七零年代过好日子 !

    第八十五章

    进入一月份, 寒假就在眼前了。

    不过寒假之前, 还要过期末考试那道坎儿。

    感觉刚刚期中考试完,怎么就期末考试了呢。

    当然这不是学霸——蓝龙、蓝凤的感觉, 他俩巴不得时间再快点,然后赶紧放假回家呢。

    想家想爹娘了。

    有的时候,人就是那么不禁念叨。

    凤爹娘居然都来了, 拿了一个面口袋。

    两口子是来买年货的, 坐村里牛车来的。

    面口袋里都是冻饺子。

    蓝凤乍舌,“咋带这么多饺子啊?”虽然她们是吃货吧,一口袋饺子也有点吓人啊。

    “我和你爹在家也没事, 包了两天呢, 又在外头冻了一晚上, 冻的扛扛的,你们啥时候想吃就蒸几个。是你爱吃的酸菜的, 酸菜用的都是叶,还有放肉的, 你这孩子咋往家送那多肉啊。”凤娘有些嗔怪,其实心里欣慰极了。

    自家孩子多能够啊,年纪不大,能挣钱能念书, 还孝顺,再没有比她家孩子好的了。

    凤娘摸摸两个孩子的棉衣, 看厚度里面也没少穿, 可别学那些半大嘎子就知道臭美, 到老了就知道受罪了。

    蓝凤听到那句“都是用的酸菜叶”,眼睛酸酸的。“我买的多,我和我哥也留了不少,你和我爹别不舍得吃。等放寒假前,我再去黑市看看。”

    “行了,你别管了,我和你爹会去的。赶紧把饺子送宿舍去吧,我和你爹还得去供销社呢,牛车可不等人,你和小龙想吃啥,娘给你们买。”凤娘可不想闺女多操心。

    “能拿动不?要不爹给你送过去。”因为没赶牛车,凤爹娘就没进去,就在门口说了几句。

    “我能。”等多二三十斤,小意思。

    不过蓝凤还是让凤爹给她肘一下,她把面口袋给背上。

    其实也…挺沉的。

    一手拽着口袋口,一手拖着口袋底,都没法和爹娘摆手再见了。

    只能嘴上说了,“爹娘,路上慢点,我和哥哥考完试就回家了。”

    害怕放屋里饺子化开,蓝凤直接将面口袋放外头小池子了。

    晚上就蒸一锅,给招娣、来娣也喊来。

    “是不是你爹又给送好东西啦?”王红猜着了。“啥啊?”

    王红现在时不时蹦出几句东北话,可见东北话传染性杠杠滴。

    蓝凤卖了个关子,“回去你就知道了,肯定是你爱吃的。”

    怕她现在说出来,王红一心惦记吃,就不专心上课了。

    作为酸菜拥泵的王红只要是酸菜做的东西,一定会捧场的。

    酸菜饺子,她都念叨很多次了,可是蓝凤上次包完包子之后就有些懒,不愿再包这种带馅的了,主要是包了几十个,一两天就没了,大家都太能吃了。

    这回凤爹娘给送来一口袋酸菜饺子,可不就是及时雨嘛。

    蓝凤想好了,不能天天吃,隔三差五吃一顿。

    省得又是几天没。

    果然晚上王红乐的快跳起来了,“你爹娘真好。”

    她爸都说她运气不错,遇到这么个舍友。

    让她真心相交。

    蓝凤一口气吃了十二个,真没挑,可才二个素的。

    问一圈,都是肉的多,素的少。

    看来凤爹娘没说实话,根本不是一半一半。

    蓝凤回忆了下,好像她们也没说一半,她想当然了。

    得用不少肉吧,也不知道送回家的肉她们吃没吃。

    时间一晃而过,期末考试前夕,最后一个假,之后考完试就放寒假了。

    蓝凤和小哥哥没在学校复习,跑去缝纫店找老师傅了。

    凤爹托人带得人参还不知道能不能成,所以蓝凤决定双手准备,再做个包。

    女士包,送给谢丞忆他妈·的。

    除了包,她一时想不出别的了。

    上次那条刺绣谢丞忆就说是他妈帮着挑的。

    而且女人都是爱包的,“包”治百病嘛。

    牛皮她这有一块,是头层牛皮,当时觉得特别软,摸着舒服,凤爹惯着她,让她带着玩。

    挎包的底需要一块二层牛皮,和老师傅买就是了,打了这么多次交道儿,肯定不会要高价的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她还准备给凤娘做个女士钱包。

    老师傅被她们弄得,已经很会看图纸了。

    简单的解释几句,就没问题了。

    不过定金还是要给的,交钱约定考完试过来取,两人这趟就算完成目标了。

    之后又去逛了黑市,买了两只老母鸡和两只猪蹄,肉卖没了,没买到有些可惜。

    这些都是要往家里拿的。

    除了肉,她还买到了半袋子松子。

    卖的人说是从老家带回来的,从山里采的。

    要五块钱,蓝凤还价三块,反正是无本的,就应该便宜一些。

    那人又说车费挺贵的,大老远背回来的,三块太少,四块八毛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,必须不能示弱,蓝凤自然有都是话怼他,“好像您不背着松子,您自己就不用买票了似的,它不就是个搭头吗,在咱这儿这东西少,你还能卖个两块,在你老家这一袋子一块钱都卖不出去吧,我看您也挺辛苦的,这样吧,给你三块五毛,可以了吧。”

    最后讨价还价,四块成交的。

    这是生松子,回去还得炒制一下才能吃。

    其实北方好多好东西呢,松子、榛子、核桃啥的,可是谁让她们这是平原,没有山呢。

    再等两年,车多了,这东西就常见了。

    平时学得扎实,蓝龙蓝凤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,期末考试两人轻松的就应付过去了。

    回家的时候,出问题了。

    买买买是很爽,往家拿就难了。

    也不用指望凤爹来接,先不说雪这么大,骑不了自行车,关键是他不知道期末考试的日子啊。

    最后那次凤爹娘来,倒是问过考试时间,可那时候学校通知没下来,谁也说不准啊。

    两只大肥母鸡  七斤四两

    猪蹄两个  三斤一两

    松子半袋  约三十斤

    需要带回去复习的书籍若干约二十斤(双人份量)

    害怕压需要精心保管的女士钱包、女士挎包各一个。

    蓝凤咬手指,她需要  taxi  !

    最后王红也不知道在哪给她们借的单轮车,她们才能成功回家。

    单轮车不着急还,开学推回来就可以。

    临走时,宿舍的肉类吃光光,除了剩一些木耳和土豆,其他的都没剩下。

    蓝凤让王红拿回家去,干木耳倒是问题不大,主要是土豆,时间长了会反青长芽子,到时候就有毒了。

    她们这没有地窖,屋里温度有些高,放到外头又会冻,所以还是尽快吃掉。

    王红也没矫情,只是有些不舍得舍友…还有她做的饭。

    不过她现在也会炖菜了,今年过年可以给她爸好好露一手。

    蓝凤小哥哥还有招娣、来娣四人一起结伴回家。

    招娣看到她们的“行李”,也是吓了一跳,“这么多东西?”

    不过她们也不少就是了,她和姐姐一人背着一个柳条筐,里面除了要看的书,还有不多的年货。

    不管爹娘买不买,她们自己也要准备一些东西。

    还有给天宝买的几样吃食。

    这么一凑就多了。

    她们来高中上学,蓝奶奶那个西屋就倒出来了。

    当时凤爹娘都说这屋子还有的闹。

    结果招娣很痛快的让出来了。

    她也不是冤大头,自己不住还霸着房子,而且还要花房租,有钱还不如多买几斤肉呢。

    不过要是回去,西屋还没人住,可以考虑短租一个月。

    不过三叔几次来,她也没遇到,也没问到啥情况。

    回家再说吧。

    招娣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回去的,可是放假学校不让留人。

    “嗯,当时买不觉得。”她冲动消费啦。

    其实也不算吧,都是过年能用的。

    半路上,四个人边走边聊天倒也不累。

    不过行李多,雪地也走不快,到家都五点了,黑天了。

    凤爹娘看闺女儿子弄了这么多东西回家,可心疼坏了

    “我还好,主要是我小哥哥比较累。”她的这点儿劲儿只能是辅助。

    蓝凤狗腿给小哥哥揉揉捏捏胳膊。

    蓝龙其实早就酸疼了,可是他也要面子的啊。

    凤娘一听她们还没吃饭,就给她们烙鸡蛋饼。

    一口气打了四个鸡蛋,往里放面粉调糊糊,放点盐,往锅上一摊。

    薄薄弹弹的鸡蛋饼就成了。

    这玩意主要就是个快,而且鸡蛋也好吃。

    蓝龙蓝凤也是饿了,洗了手抓起来就吃。

    蓝凤吃了三张才停嘴,剩下的六张都被小哥哥给吃了。

    凤娘那边正在收拾她们带回来的年货。“闺女,你也买鸡啦,我和你爹也买了,是大公鸡,比你这个还肥呢。这猪蹄你想咋吃啊?”

    “小鸡不怕多。”多就多吃几顿,“猪蹄炖黄豆,可好吃了。”还丰胸呢。

    她这“煎鸡蛋”很有必要补一补。

    虽然她没有当“波霸”的念头,可也得平均值以上吧,B以上她都能接受,不能拖华国女性同伴后腿啊。

    “这又是啥,这么老沉。”凤娘边说边把松子的袋子打开了,“是松子啊,孩他爹,又重了。”

    凤娘觉得很是好笑,这事情也太巧了吧。

    蓝凤也有些诧异,转头问凤爹,“爹,你也是在黑市买的?”原来这东西也不稀奇了,到处都是啦。

    凤爹抬脚下了地,抓一把松子儿看看,下了结论,“没我那个好。”进了屋也拿出半袋子来,“看看,这才是好松子,比你买那个个头大一圈,是林场的松子。还记得跟你说买人参的事儿不,人家给买了人参,然后林场那些卖参人送的,我去取人参,人家也给我半袋子。”

    蓝凤听到人参,哪里还顾得上松子啊,“爹,人参呢,拿出来看看。”

    蓝龙也是非常感兴趣的。

    蓝凤有些小激动,不是她眼皮子浅,她曾经也是见过摸过吃过人参的,不过那些号称是野生人参,但具体是不是谁知道啊。

    她存粹是个大外行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这个绝对是野生的,没跑儿了,所以就很有兴趣看一看。

    “我去拿,让我锁起来了。”凤娘去取了。

    拿来两样,一个是几张旧报纸包着,一个是一小捆。

    凤爹接过来,打开报纸,一个干巴巴不算大的人参露了出来。

    主干不大,可是须子不少。

    “人家告诉我这个人参快四十年了,看什么节疤,反正说了我也不懂。”凤爹让闺女儿子看看。

    两人也不懂。

    “长的还真有些像人啊?”蓝龙端详着。

    “人…参么。”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嘛。

    其实想想还是因为手里钱不够,要是手里头有钱的话,实际可以投资一下百年人参。

    再过个几年,把百年人参拿到京城去卖,轻轻松松翻它个几倍。

    蓝凤越发觉得这主意不错,如果不出意外,三年后他们就会考到京城。

    高中的三年做生意的几率有些小,如果不碰上好的机会的话,她是不会出手的。

    像之前中考结束卖米糕她是不会做了,虽然挣钱,但是太浪费时间了。

    高中三年可是关键期。

    如果投资几个百年人参,这三年好好保存,药性挥发不多,到时候拿到京城的药店,肯定受欢迎。

    无他,京城权贵多,有钱人也多。

    而且人参小好拿,如果她投资山货之类的,拿到京城卖也是可以挣钱的,但是她不好拿呀,东西太多了。

    钱不够有些不开心。

    凤爹娘和蓝小哥哥还不知道,这么一小会儿工夫,他们闺女(妹妹)脑子里已经转了一圈赚钱的道道,可是因为初始资金有些不充裕,有些影响心情。

    “爹,一根百年人参多少钱?”问问才能死心。

    “百年人参得一千多呢。不过这玩意过百年的太少了。听说过百年的就有灵性了,采参人管人参叫棒槌,他们都在身上扎颗针,针上穿红线,看到人参大喊一声,把人参吓着,然后赶紧用红线缠上人参,它就跑不了了。”凤爹这属于现学现卖,把从别人那得的故事说给儿女听。

    “神话传说里就有关于人参娃娃的,穿着红兜兜,白胖胖的。”蓝龙说的是他在小人书看到的。

    “咱们明天就用人参炖鸡。”蓝凤拿起一个小人参。

    “这小人参药性也足着呢,你爹买回来非得要吃一根尝尝,结果刚咬两口就流鼻血了。”凤娘边说边乐。

    蓝龙蓝凤都瞅她爹,厉害了我的爹!

    “爹,人参啥味儿啊?”蓝凤好奇。

    凤爹表情有些囧,“一点儿也不好吃,苦唧唧的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更意思的呢,那小人参不吃两口嘛,还剩一小半,扔又不舍得扔,咋整呢?放锅里煮开水煮了半锅,说叫人参水,非逼我和他一起喝。”这回娘仨都笑趴了。

    她爹有些可爱啊。

    凤爹有些小害羞,脸都红了,但嘴巴还是不服气的,“我说人参水是好东西就是好东西,人家以前的老爷都喝人参茶,那不就是用人参泡的茶,咱没茶喝人参水也不差啊。”

    蓝凤赶紧安抚,“对的对的,我爹说的都是对的,人参水是好东西。”

    别逗了,再逗就恼羞成怒了。

    “有人敲大门。”小哥哥听到声音了,起身开大门了。

    蓝凤抬手看看时间,六点多了。天已经黑了,不过因为外头有大雪地,能见度还是颇高的。

    这么晚了来串门儿倒是少见,特别是他们家搬了家之后,离村子远了,家里又有木耳场子,又有草莓的,所以凤爹娘一般不往家里招人儿,有事儿都在外头说。

    那边凤爹娘已经把人参啥的都收拾下去了。

    “招娣堂姐,来娣堂姐。”蓝凤眨眨眼,她们咋来了。

    “三叔、三婶,小凤。”互相打了招呼招娣就直接说了,“我和姐姐今天晚上想过来住一宿,家里那边儿把我们的被褥拆了,我们没有被子盖。”

    蓝凤睁大了眼,这蓝二伯娘做的也太不地道了,旧的你拆了倒是行,但你也得给预备新的,要不然招娣她们回来盖什么,这大冬天的就是把炕烧一百度,不盖被也受不了啊。

    之前家里的铺盖因为太旧了,招娣来娣在挣了钱之后就从凤爹这买了布,然后凤爹又帮忙买了棉花,做了两套新铺盖带高中去的。

    放寒假的时候,也是因为两套新被褥有些沉,她们拿不动,反正就是没带回来,想着家里还有那套旧的呢,对付一下。

    没想到蓝二伯娘都给拆了,棉花啥的都掏出来了,放他们棉袄和被子里了。

    招娣知道后也没闹吵,拉着她姐就出来了,主要是走了一天了,实在是太累了,现在没有力气和他们吵架,就来三叔这了。

    “成。”凤娘应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因为家里条件宽裕了,被褥也多了,几年前他们家就两套被褥,她和孩他爹睡一被窝,俩孩子睡一被窝。

    不过这人可真是会变的,想当年真想不到他二伯娘二伯能变成现在这样,现在两口子可顾着自己了,不像以前死命干,挣工分儿了。

    “那你们和小凤睡一铺炕。”小里屋虽然是三个屋子最小的,但是睡三个人也富余。

    蓝凤但是无所谓,“好啊,你们和我一起睡。”

    反正就是一宿,顶多再多一两宿,肯定不会一直睡下去的,她觉得招娣堂姐不是那种吃闷亏的人。

    “招娣、来娣,还没吃饭吧,三婶给你们摊几个饼,很快的。”凤娘又去摊鸡蛋饼了,不过这回就放了两个鸡蛋。

    蓝凤心里愉悦,她娘很能分得清里外么。

    唉呀,还没给她娘看钱包呢。

    一会偷偷么么给送东屋去。

    吃过了,天也黑了,众人洗涑一下就睡了。

    “小凤,我想明天回县里住,不知道咱们租那个房子有没有租出去。”招娣小声的说话。

    “招娣堂姐,我不建议你们去,那个房子可是遭过贼的,就证明那个地方的治安条件并不算好。你们两个女生住,实在太不安全了。”蓝凤有些诧异,招娣堂姐这是在退一步海阔天空吗。

    不像她性格啊。

    “哎,就是有些烦,我再想想吧。”其实蓝奶奶的西屋现在仍然空着呢,不过炕上都是芦苇筐,种生菜呢。

    不过如果她给租金的话,奶奶不至于说不租,可是招娣觉得住在蓝家院子里有些闹心。

    旁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大伯娘呢,咋不闹心。

    她想去县城住,倒不是怕了,只是觉得高中这三年太重要了,不想在其他事情上分心,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蓝凤也不吱声了,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而且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,她还是少掺合吧,只能给给建议,听不听她就不管了。

    转天一早,招娣、来娣吃过早饭就走了。

    借了一套铺盖,不管去哪都得有被子盖吧。

    等着招娣都走了,凤娘撇撇嘴,“我说你二伯娘棉袄厚了那么多,原来是用孩子的东西了。”

    凤娘愈发觉得她跟二房不是一路人,她和孩他爹疼闺女、儿子还来不及呢,恨不得把整颗心都扒给孩子们,他二伯二伯娘倒好,还贪孩子们的东西。

    不过马上八卦上身,“你说招娣回去得不得闹一场?唉呀,离得太远,我都看不着戏了。”语气这个遗憾。

    “我瞅着招娣来娣以后都差不了,你二伯和二伯娘那就是一对瞎,以后有他们后悔的那天。”凤爹有些替侄女们不值。“咱村子这么多年就出了你们四个高中生。要是招娣来娣放别人家,那都得捧着哄着。他们可好,学费啥的都让孩子自己弄,就这还不知足呢。”

    凤娘还架火,“她们还种着孩子的地呢。”

    具体过程未知,结果是招娣又住进了蓝奶奶的西屋。

    蓝二伯他们开始给地租,每年给招娣、来娣一百五十斤大米,二百斤红薯和一百斤土豆。

    其实真心不多,一百五十斤大米按照现在出米率七来算,即十个稻子出七个大米,需要二百一十多斤的稻子。

    招娣、来娣因为是高中生,当时是按成年壮劳力给分的地,就是她们俩一共分了六亩水稻,平均下去一亩地收租金才三十多斤。

    真心不多。

    旱地分的就更多了,足足十八亩,才要二百斤地瓜和一百斤土豆,简直是便宜透了。

    真要在商言商的话,这个租金一往外说,都要抢破头的。